主要完成單位:中國林科院林业所、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、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、河南省经济林和林木种苗站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、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、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
主要完成人:顧萬春 劉 紅 夏良放 雷躍平 郭文福 莫钊志 幹少雄 陳英歌 李 斌 仝延宇
項目起止時間:1985~2004
獲獎情況: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
成果簡介:建成跨5個氣侯帶國家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庫體系,包括林木種質資源基本保存庫11個,區域保存庫13個,擴展保存庫4個,小型低溫保存庫1座。覆蓋21個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。代表主要造林樹種利用的種質資源約60%。保存256個樹種,50698份種質資源。采用表型測定,同功酶和分子標記分析及其耦合研究,開展白皮松,蒙古棟等10多個樹種的遺傳多樣性研究。
測定、評價和推薦馬褂木、桤木、皂葵、白皮松、毛白楊等30多個樹種的優異種質108份,其中64份通過國家省級林木新品種審(認)定,44份通過國家和省級鑒定或成果 認定,在生産中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。近14年的經濟效益共計達50億元。

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(2005年1 /uploadfiles/201406120310247038.jpg 1月20日)

林木種質資源保存示範地